“做了结石手术也白做,过阵子还不是照样长?”在临床上,常有患者带着这样的疑问犹豫是否接受手术。实际上,这种说法混淆了手术的核心价值与结石再生的本质原因,甚至可能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。
今天,国际尿石症联盟(IAU)委员、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常立高教授,就将从科学视角为大家拆解开这个认知误区。
泌尿外科常立高教授提醒,结石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已经形成的结石带来的紧急问题,尿路结石引发的疼痛、感染和尿路梗阻等问题,需要及时通过手术清除结石来缓解,否则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剧烈疼痛难忍受:输尿管结石卡住时,会引发如刀割般的肾绞痛,患者疼到打滚、无法进食,此时只有清除结石才能快速缓解;
尿路梗阻伤肾脏:结石堵塞输尿管后,尿液排不出会淤积在肾脏,形成肾积水。就像气球被过度充气,肾脏长期受压会逐渐萎缩,严重时可能永久失去功能;
感染风险危及生命:结石长期刺激尿路,容易引发反复感染,严重时可能导致尿脓毒症,出现高热、休克,这时候不尽快取石,可能危及生命。
常立高教授表示,这些情况下,手术的目的是阻止结石对身体的持续伤害。如果因为怕结石再生而拒绝手术,相当于任由水垢堵死水管,最终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甚至更严重的后果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
为什么有些患者术后会再长结石?这实际和手术本身无关,与患者自身的代谢特点、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常立高教授指出,常见的结石再生原因有以下情况:
有些人天生存在草酸、尿酸代谢异常,尿液中这些成分浓度过高,就像水里盐太多总会结晶,即使取净结石,只要代谢问题没解决,新的结石还会悄悄形成;
尿液是人体的“清洁剂”,喝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,矿物质就容易沉淀成结石。很多患者术后依旧每天喝不到1升水,结石自然容易“卷土重来”;
长期高盐、高蛋白饮食会让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升高;爱吃菠菜、坚果等高草酸食物,又不注意搭配钙类食物,也会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。这些习惯不改变,结石再生只是时间问题;
有些患者存在肾盏畸形、输尿管狭窄等问题,尿液排出不畅,就像积水的洼地容易长青苔,这样的“地理环境”也会增加结石再生风险。
该手术时别犹豫:当结石引发疼痛、梗阻、感染时,及时手术能避免肾脏等器官受损。临床上,不少患者因拖延手术,原本可以保留的肾功能彻底丧失,追悔莫及。
术后管理防再生:手术后结石的再生与代谢、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关。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结石成分(如草酸钙、尿酸盐等)、代谢指标,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:
每天喝够2500-3000毫升水,让尿液保持稀释状态;
调整饮食,如尿酸结石患者少吃动物内脏、海鲜,草酸结石患者控制菠菜、巧克力摄入;
对代谢异常者,通过药物调节(如补充枸橼酸钾),改善尿液环境。
最后,泌尿外科常立高教授表示:如果将结石再生归咎于手术“白做”,反而可能延误治疗、加重病情。事实上,通过术后科学的管理与预防措施,患者完全可以显著降低结石再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