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十清晨,42岁的张女士刚做完B超,她额头布满冷汗,手中的检查报告显示“胆囊多发结石伴急性胆囊炎”,而此时的四川结石病医院超声科外,已经坐满了等候检查的患者。

△四川结石病医院超声科外等候区
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各大医院重复上演,春节后的胆结石发病率较平日骤增3倍,这个潜伏在节日盛宴背后的健康杀手,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四川作为美食大省,春节期间的餐桌犹如潘多拉魔盒,日均摄入脂肪量是平日的2.5倍,酒精消费量达到全年峰值。当你沉浸在香肠腊肉、炖鸡烧鸭、大鱼大肉的美味中,却不知胆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高脂饮食如同投入胆囊的“化学炸弹”,过量胆固醇使胆汁成分失衡,形成晶体沉淀;三餐不规律、不吃早饭,打乱胆汁排泄节律;酒精刺激则直接损伤胆囊黏膜。这种“饮食轰炸+作息紊乱”的致命组合,让胆囊在节日期间承受着三重暴击。据四川结石病医院统计数据显示,节后首周来院就诊的患者中,75%确诊为胆结石急性发作,其中30-50岁中青年占比高达88%。
“当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超过胆汁酸的溶解能力,就会启动结石形成的多米诺效应。就像饱和糖水析出结晶,胆固醇微粒在胆囊中聚集成核。”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表示,春节期间连续的高脂饮食,足以让胆汁胆固醇饱和度突破临界值。更危险的是,暴饮暴食引发的胆囊强烈收缩,可能将结石推入胆总管,诱发急性胰腺炎等致命并发症。
面对还未结束的春节“余波”,何明刚主任提醒:“胆结石患者要管住嘴,尽量清淡饮食,高脂油腻食物要摄入有度;膳食要注意多样,适量进食富含维A和维C的蔬菜和水果。”“除了注意饮食外,积极治疗是胆结石患者的首要事情。”他强调,疼痛的根源在结石,要想治愈,手术是唯一的选择,这也是所有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的共识。”何明刚主任表示:“保胆取石,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方法,随着大众对胆囊功能认识的深入,这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推崇,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,95%都希望能保留自己的胆囊。”他提醒,发现胆结石越早治疗,保胆几率越高,拖延治疗只会将结石“硬生生”拖大、拖多,导致胆囊萎缩、病变,再想保胆时,已丧失保胆资格,只能遗憾切胆。